
从全球范围来看,跨境电商主要分为三种模式:一种是将进出口贸易作为主要模式,以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为渠道,满足用户的需求;第二种是将国际贸易作为主要模式,使用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,主要以美国、英国等国外市场为主;第三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,以亚马逊、eBay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为渠道,使海外买家和出口商直接见面。

首先, 从中国进出口情况来看, 做跨境电商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。中国的GDP每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2%左右,而出口额保持在60%以上。根据这两个数据,可以大致估算出做跨境电商需要的条件。但是不同地区的情况有较大差异。例如北京、上海的GDP增速都在14%左右,但出口额和进口额却分别为15%和15%。因此,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都与印度存在一定的差异。在这种情况下,英语水平可能成为人们选择跨境电商的门槛。因此,我认为,在目前阶段,建立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平台,对于提高跨境电商人才的外语水平是十分必要的。

在国内,很多企业都在不断尝试不同的经营模式,发展到一定阶段,人们开始发现在中国做生意的成本比以前大得多了,他们开始思考是否还要继续从事跨境电商?于是纷纷转向寻找成本更低、风险更小的模式。然而,海外市场就那么大,品牌范围小、竞争激烈、市场小、需求小、销售链短,中国企业想要存活下来,就需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。因此,出海企业要根据不同国家市场的特点和需求,采用不同的方式。第一,欧美成熟市场和中国发展水平相对应,需求巨大,竞争激烈,有极大的机会。企业可选择的商业模式包括:平台模式、双向锁定模式、差异化定价模式等。第二,中东和非洲市场新兴,发展中的市场,竞争相对激烈。中国企业可选择的商业模式包括:直销、研发、品牌、销售链整合、深度分销等。

最后一节是总结性的。结合海关总署的统计分析数据,我们将其与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了比较。总体上看,学生的就业率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都有了大幅提高,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有所增加。在就业率方面,同门专业就业率和英语专业就业率之间有一定的差异,虽然整体上看二者的就业率并无明显差别,但具体到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率却有较大差异。在就业难度方面,同门专业就业率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差异较大,具体到不同专业的就业难度差异为0.5,即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较小,而同门专业的就业难度则相对较大。